儘管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座落在政大校區的邊陲,但是由於它典藏了台灣七十多所大專院校、總計超過十三萬本的碩、博士論文,使它成為校內外許多作報告或寫論文的學生,不得不來「挖寶」的地方。
1961年,政大為了加強社會科學研究資料的蒐集,於天放樓(已拆,改建成資訊大樓)成立社資中心,後來因為資料擴充迅速,1971年由國科會補助下,新蓋現址建築,再經過1981年的擴建,遂有地上四層、地下一層,總樓地板面積7,048平方公尺的現貌。當初社資中心被規劃來放置各系所的圖書資料,所以才會有蜂巢般的小隔間,後來接受了教育部轉贈的全國碩、博士論文,便轉向以論文蒐集為主。目前社資中心除了有媲美國家圖書館的論文典藏之外,也收藏了完整的聯合國及我國政府公報、出版品,還有不少成套的善本叢書及國科會研究報告。這些書魂平時就靜靜的肩鄰在架上,散發出一股知識特有的莊嚴氣氛,吸引著各地學子來此「朝聖取經」。而每個月約六千人的造訪,也讓館內不得不配置十部影印機,宛若小型影印店。
此外,社資中心的地下室放有不少國內、外過期報紙的合訂本,把過去的歷史嵌在泛黃的紙頁中,教育系三年級的學生曾伯歆就說,每次去社資中心找報紙,「就像在挖礦,有過期的八卦,也有智慧的結晶」。
自2019年7月起,社資碩、博士論文、叢書、政府出版品已遷移至達賢圖書館。
由於政大原有學生膳廳係克難建築,面積不廣,不敷應用,以致學生多在附近飯館用膳,不僅費用昂貴,且衛生欠佳。乃於1972年7月列入年度預算,興建餐廚設備一切現代化之餐廳大樓1棟,為第一學生餐廳。1975年,已訂約發包之學生膳廳及教室大樓兩項工程,因施工期間適逢國際經濟波動,工料物價上漲,包商虧損,進度遲緩;後奉行政院令依照實情酌予補貼,該年5月5日完工,9月17日舉行啟用典禮。2021年,因使用年份已久、設備老舊,經多方考量決定拆除,未來學生餐廳將移至集英樓,而憩賢樓原址將建造法學院大樓和全新生活服務中心。
位於新聞館後方的集英樓,完工於1978年,樓高3層。建造的目的,乃為續建第二學生餐廳。完工後,歷經諸單位使用,包括:醫務室、實習法庭、演講廳、餐廳、社團辦公室等。1981年消費合作社供銷部設於集英樓2樓。後2樓為書城,1樓為消費合作社。2021年10月29日,改為集英樓餐廳正式開幕。
中正圖書館是政大的總圖書館,政大在1954年於台北木柵復校,當時的總圖書室位於理學院志希樓現址,各系所都有圖書室供學生使用圖書資料,如新聞館有新聞系圖書室、大勇樓有法律系圖書室、大仁樓則附設文學院圖書室,而當時借還書屬於閉架式服務,早期的校友必須依照索碼書卡填單才能借書。
前校長李元簇有鑑於圖書資料過於分散,為提供師生更良好的圖書服務環境,決定新建圖書館大樓,彙整各系所分散的圖書資料。李前校長於1976年大刀闊斧拆除了三棟女生宿舍、兩棟男生宿舍、一棟兩層樓高的餐廳與網球場,這棟萬壽形建築的「中正圖書館」旋即在隔年校慶落成啟用,當時建築面積和藏書量均號稱亞洲第一,而這段風光的歷史似乎隨著歲月而消逝。
龐大的藏書量促成籌設圖書分館的需要,近年相繼設置傳圖、商圖和綜圖等圖書分館,圖書館閱覽組主任莊清輝提起政大圖書館的發展歷史,打趣的說,圖書館藏書是「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」。
現貌的中正圖書館也許給學生老舊的映象,校園規劃委員會已開始討論總圖大樓的整建規劃,內部空間規劃亦將重新規劃,也許數年後,中正圖書館會讓你覺得煥然一新。
1976年政大擬建體育館1座,經總務處蒐集成功大學與台北體專等校新建體育館藍圖參考,會同訓導處規劃;經體育館興建委員會決議:建築地點預定在大操場南端,占地約1400餘坪。1977年8月6日,由教育部長李元簇(前政大校長)主持開工典禮。體育館開工後,發現基地土質過差,經建築師研究加深基處以保結構安全,並辦理變更定案,直至9月22日始正式動工興建。1979年6月,因局部變更與景美溪堤防施工影響,延展2期始告竣工。運動場與體育館計耗資6000餘萬元,內部包括禮堂1座,座位5500個,籃球場4個(其中符合國際標準之活動籃球架一套)、桌球室、韻律室、柔道室、重量訓練室、體操館、劍道室、跆拳室、網球場、羽球場、排球場等30餘個單位,體育館前的體育場亦同時填高整建。這座當時設備完善的體育館,除了是體育活動用地外,尤留存「迎來送往」的點滴記憶。這裡不僅是大一的新生訓練場地,也是畢業典禮會場,見證著莘莘學子的重要歷程。
落成超過35年的政大體育館,於2016年8月起大整修,2017年9月完工,將申請國際認證,積極爭取舉辦國際賽事,也可辦演唱會。體育館外牆也徹底拉皮更新,減少外牆磁磚掉落的危險。體育館外的田徑場因長達20年未整修,受天候因素與長期使用所致,跑道面嚴重龜裂且隆起,時常造成跑者的不便與危險。藉由校友捐贈款計畫,田徑場於2018年11月開始動工,於2019年5月底完工。整修後的田徑場,不僅取得國際田徑總會IAAF的一級認證與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國家級400公尺田徑場地雙認證外,在外觀上,也將原本的磚紅色跑道更換成與2017台北世大運田徑比賽場地相同的藍色跑道。
【記者黃瑜萱採訪報導】位於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西側的井塘樓,純白色的外貌,加上獨特的圓弧建築造型,宛如一方荷池,靜謐地坐擁天光雲影。
原名為研究大樓的井塘樓,建於1975年,一直作為本校研究部教研中心之用。總務處營繕組組長李國龍表示,目前於去(2002)年八月全面淨空的井塘樓,已在今(2003)年四月底動工整修,完工後由教育學院進駐。其後,除了教育學院系所之外,陸續也會將教育學程中心、幼兒教育研究所、教師研習中心設置於此。至於地下一樓則闢有研討間,或可為社團活動場所,以收活絡空間之效。
井塘樓整修工程發包價約一千四百十四萬元,將依照教育學院之需求,重新規劃建築空間。整修重點尚包括室內空調設備、屋頂防漏等項目。在外觀方面,教育學院希望在不破壞原建築物協調感的前提之下,藉由外圍鋁窗換新,讓井塘樓呈現新氣象。
井塘樓的後方是河堤一隅,安靜的聽得見林子裡樹葉落下的聲音。而左側延伸至游泳池與憩賢樓之間,是一整片可供休憩的草地,花木扶疏,林蔭清涼。空間重新設計運用之後的井塘樓,除了花香鳥鳴,也將再度注入政大師生的笑語。